除夜宿石头驿。唐代。戴叔伦。 旅馆谁相问,寒灯独可亲。一年将尽夜,万里未归人。寥落悲前事,支离笑此身。愁颜与衰鬓,明日又逢春。
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,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。
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,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。
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,令人感到悲凉伤心;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。
愁苦使我容颜变老,白发爬满双鬓,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。
除夜:除夕之夜。石头驿:在今江西省新建县赣江西岸。《全唐诗》题下注曰:“一作石桥馆”。
寥落:稀少,冷落。此处有孤独、寂寞之意。
支离:即分散。《全唐诗》校:“一作羁离”。
愁颜与衰鬓:《全唐诗》校:“一作衰颜与愁鬓”。
又:《全唐诗》校:“一作去”。
参考资料: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686
2、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54-255
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(今属江西)刺史时期。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,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(今属江苏)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涤非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673-674
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 ...
戴叔伦。 戴叔伦(732—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
满江红 述怀。清代。吴绡。 陵谷纷纭,鱼龙混、一江春涨。回首处、平生孤介,弱躯多恙。盼望云霄凡骨重,寸心常锁双尖上。闭深闺、栖处似鹪鹩,齐眉饷。行乐事,全抛漾。琴书好,休题唱。但梦吟残罢,闲愁酝酿。痴想蓬莱弱水隔,难求缩地壶公杖。叹风风雨雨度馀年,凄凉状。
桂太傅挽章 其二。明代。罗洪先。 金台初献策,彤管受咨询。宝剑虚知已,青刍愧古人。十年操别鹤,千载著伤麟。日暮寒江上,孤云对白蘋。
无题五首 其一。。崔荣江。 岁渐黄昏发渐疏,心田荒却忍轻锄。无凭竖亥量山海,且仗陈玄写陋书。鱼种方塘花种院,烛明长案月明居。杯中斟是闲情味,笑说陶公或不如。
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 其二。清代。龙启瑞。 未了看山愿,城西住少时。梦犹京阙恋,归为友朋迟。黄叶声中酒,苍葭阁上诗。东瀛一回首,挥涕万人知。